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相传为家住芦溪镇新田村严家冲的明代宰相严嵩之远房族人从北京按图索骥而来。此缩龙的特点一是形体庞大,威武雄壮。龙身长约30米,共11节,身围直径0.5米,龙头重达30公斤;二是形状逼真,造型独特,以其‘独角龙’为全国罕见。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芦溪
李畋崇拜习俗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李畋是中国花炮祖师,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上栗县金山镇麻石街人。据传,当时灾害连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此而发明。在上栗当地也广为流传李畋勇揭皇榜用爆竹驱邪给唐太宗李世民治病,被皇帝敕封为“爆竹祖师”的故事
湘东旱龙船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地处赣西边陲的湘东区民间有句俗语: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划旱龙船也叫划干龙舟,因靠近萍水河湘东段,是湘东端午节前后由来已久的一大民俗活动。据老《萍乡县志》和《湘东诗苑》第一期里记载,湘东划旱龙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3年前后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作的萍乡竹枝词为证:“东去江西写官
安源傩舞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源傩舞分四步进行:请神、出庙、跳傩、封洞,表演形式人数不等,阵容可大可小,以“耍傩神”为主兼傩仪,《头阵》手持令旗,进行点兵发将,头戴白脸文帽之傩面,神情威严,动作古朴庄重。《太子》飞舞双刀收擒五方邪魔、面具头扎着两个发髻、白胖脸、弯目眉,神情谦和露出一点雅气,舞蹈轻盈欢快。《关公》手持大
安源面塑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源面塑起源于周朝夏商时期,至今有着800余年悠久的传承历史,口授手教代代相传,在安源民间广为流传和使用。面塑最初的原料为木头和泥巴等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后不断的变化改进,慢慢被面粉所取代。如今使用的面塑多用面粉制成。其做法为一半生面粉和一半熟面粉放置一起搅拌,加入发醇粉发醇后,再不断的搅
安源灯彩传统制作技艺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源灯彩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工艺起源于明代,清乾隆年间以后,境内已经盛行灯彩表演活动,民间灯彩多姿多彩,有龙灯、狮灯、牛带茶灯龙、凤花灯、蚌壳灯、鲤鱼灯、走马灯等。     在安源,制作灯彩的艺人俗称“纸马匠”。制作灯彩需要的工具有剪刀、蔑刀、锯子、雕花盘;材料有竹子、方引线、灰面(
萍乡花果手工工艺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源花果历史悠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在市志和相关文献中,“百年”、“几百年”等都有提法。真正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关系,是1914年欧阳子裁和他的子女们开设于萍乡城凤凰街月光塘的“日新德”花果店,所制作花果品种繁多,手工技艺精湛,外来客商到此成批购货销往外省地,有些甚至远销东南亚;据市
萍乡采茶戏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亦名萍乡地方戏。商周以来,萍乡地区傩舞和民间灯彩活动盛行,傩戏中的“舞蹈说故事”和灯彩活动中的“歌舞演故事”为萍乡采茶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明朝中叶以后,茶灯表演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唱,俗称“牛带茶灯”。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的表演手法被带到萍乡,
萍乡莲花落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萍乡莲花落又叫打莲花,是江西曲种之一。它流传在江西省萍乡市北路赤山一带及周边地区,以萍乡方言为载体的民间说唱艺术,始于宋,本为穷人行乞时所演唱;盛于清,嘉庆末年出现专业艺人。它节奏明快、语言生动诙谐、简便灵活,演唱形式独特,多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进行演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萍乡莲花落演
莲花打锡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0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边陲,处两省(江西和湖南)三地(吉安、萍乡、株洲)交界处,文化多元,既有吴楚文化的渊源,又深受庐陵文化的浸染,素有“泸潇理学、碧云文章”之美誉。    这里处罗霄山脉中段,山多地少,打锡是主要谋生手段。莲花打锡是以锡为原料,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祭祀器皿。据《莲花县志》记载,
首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